![]() |
- 起订量 (公斤)价格
- 1-28¥80 /公斤
- ≥28¥70 /公斤
- 品牌:如天
- 产地:中国 湖北
- 发布日期: 2020-09-16
- 更新日期: 2024-01-09
主要用途 | 增稠剂 |
执行标准 | GB |
CAS | 9000-69-5 |
包装规格 | 25kg/袋 |
级别 | 食品级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高脂果胶 食品级 增稠剂 含量99% 现货供应
产品简介
高脂果胶
果胶是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物质,它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稍带酸味,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为内部细胞的支撑物质。在食品上作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
性状:白色或带黄色或浅灰色,或浅棕色粗至细粉。几无臭,口感粘滑,几乎不溶于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
用途:增稠剂;胶凝剂;稳定剂;乳化剂。用于果酱、果冻的制造、蛋黄、酱、精油的稳定剂,防止糕点硬化,改进干酪质量,制造果汁粉等。
果胶(Pectin)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一D一聚半乳糖醛酸。残留的羧基单元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或形成按、钾钠和钙等盐。
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已广泛用于食品、日化及纺织行业。柚果皮富含果胶,其含量达6左右,是制取果胶的理想原料。果胶分果胶液、果胶粉和低甲氧基果胶三种,其中尤以果胶粉的应用最为普遍
用途,用量参考
果酱、果子冻、果冻:起胶凝作用,成品细腻,富有弹性和韧性,增加香味,使口感幼滑爽口,用量参考:0.3-0.6。
棒冰、冰淇淋:起乳化稳定作用,成品口感细腻,滑爽。用量参考:0.1-0.2
酸奶,乳酸菌,果汁: 起稳定,增稠作用,可延长制品的保存期,具有天然水果风味,用量参考:0.1-0.3
焙烤食品:提高面团的透气性,增强口感,延长保质期。用量参考:面粉量的0.3-0.8
使用方法:
将果胶和3---4倍的细白糖拌匀,加入80的纯净水搅拌溶解,溶解浓度2.5-4,溶解好后按比例加入各种制品中。
指标名称 | 高甲氧基 | 低甲氧基 |
干燥失重 | ≤8% | |
灰分(GT-6) | ≤5% | |
盐酸不溶物(GT-1) | ≤1% | |
pH值 | 2.6~3.0 | 4.5~5.4 |
二氧化硫 | ≤0.005% | |
总半乳糖醛酸 | ≥65.0% | |
重金属 | ≤15mg/kg | |
As | ≤2mg/kg | |
≤5mg/kg |
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中要求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需要严厉打击的是食品中的违法添加行为,迫切需要规范的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问题。食品添加剂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来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当,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滥用。
专家提醒市民,对食品添加剂无需过度恐慌,随着相关标准的即将出台,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必将更加规范。当然,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尤其不要购买颜色过艳、味道过浓、口感异常的食品。
白色或浅棕色细粉,口感粘滑,几乎无臭.溶于20倍水,形成乳白色粘稠状胶态溶液,呈弱酸性。耐热性强。几乎不溶于乙醇及其他的有机溶剂。用乙醇、甘油砂 糖糖浆湿润,或与3倍以上的砂糖混合可提高性溶解性。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通常按酯化度分类。甲氧基含量大于7%(酯化度42.9%)者称为 高脂果胶。甲氧基含量小于7%(酯化度42.9%)者称为低脂果胶。高脂果胶水溶液在可溶性糖(如蔗糖)含量大于50%,pH在2.6-3.4范围能形成 非可逆性凝胶,凝胶能力随甲氧基含量增大而增大。其羧基的主要部分为甲酯形式,使用性能随酯化度和聚合度而异。低脂果胶中,一部分甲酯转化成伯酰胺。不受 糖、酸含量的影响。但须与Ca2+、Mg2+等二价金属离子交联才能形成凝胶(因热、搅拌而可逆)。